出養服務流程
無血緣收出養
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所有未成年無血緣的收出養案件,都必須透過主管機關許可的收出養媒合服務機構辦理。
電話諮詢
社工將提供您出養服務的相關資訊,以及本會出養流程之諮詢服務,並視情形轉介相關資源。歡迎您依據實際居住地,就近電話洽詢兒福聯盟之收出養服務據點。
資源轉介
出養是相當艱難的決定,社工將陪您一起討論是否能透過其他資源的協助,解決眼前扶養孩子的困難,讓孩子能留在家中成長。
面談與家訪
社工十分重視您的想法,故會關心您出養的原因、孩子的生活狀況以及重要親友對出養的想法等,陪伴您做出明確的決定。
媒合服務
當確定出養後,社工會依您對收養家庭的期待,協助媒合合適的收養家庭,並透過漸進接觸過程讓孩子加入收養家庭。
共同生活適應期
當孩子進入收養家庭後,社工每月會進行家訪,瞭解孩子的生活適應情形並與您分享,另也會陪伴您面對與孩子分離後失落的調適。
陪伴出庭
當孩子於收養家庭適應穩定後,社工將協助與陪伴您一起完成法院送件聲請及出庭程序。
出養後服務
出養程序完成後,社工會繼續協助您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或舉辦出養家庭聚會活動,讓您能與其他出養家庭相伴支持。若孩子未來有尋親重聚的需求,社工也會陪伴您共同討論。
出養前停看聽
周遭親友可能對於出養這件事抱持負面的看法,很少人支持您出養的決定,更不認為身為父母的您有悲傷的權利,從您發現懷孕、決定生下孩子、到決定出養,這個過程充滿重重考驗和抉擇,也許沒有人可以一起討論,您只能自己想辦法。以下提供幾個方向,讓您在決定前可以再想一想。
自己決定的權利
決定出養過程是充滿無力感也很無助的,容易因為在意別人的想法、擔心與親友吵架,而將別人的想法當作自己的決定,此時您可以試著聽聽自己的聲音,或是來電與社工討論。重要的是,當您愈清楚地知道出養是您自己的決定時,您就愈能為此決定負責,未來也比較容易走出悲傷。
選擇合法的管道
依據法律規定,未成年無血緣關係的收出養必須透過政府許可合法的收出養媒合機構辦理,是無法自行私下尋找收養人進行出養,並且出養一定需要經過法院審理程序才合法,也才能給自己及孩子最大的保障。
親權的轉移
在法院判決通過後,您和孩子法律上的親子關係便會結束,包括:親權、探視權等,這代表您跟孩子只保有血緣關係,孩子未來所有的事務將轉由收養人擔任與決定。
決定出養後的您
完善的準備
理解出養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決定
走上出養歷程後,您會面臨繁瑣的程序、親友的眼光,也許會承受更多心理壓力,當身邊的人陸續質疑您所做的決定,您要傾聽自己決定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並且相信這是一個不容易又勇敢的選擇。
全程參與的重要性
就跟所有的父母一樣,您並不會因為出養而減少對孩子的擔心與關心。在完成法院裁定認可前的這段期間,您仍然是孩子的父母,經與社工討論可以看看孩子的照片或是透過機構安排見面,用您想要的方式關心孩子,最後透過親自出庭陪伴孩子完成出養程序。
有思念與矛盾的心情是正常的
決定出養後,您可能會因為思念的情緒或親友的壓力而開始後悔、自責、懷疑出養的決定。但孩子禁不起一再等待您的決定或反覆變換照顧環境。當這些心情出現時,建議您多與社工或身邊信任的人談談,將出養的失落,納入您生命的經驗中,它只能代表您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並開始學著好好照顧自己與原諒自己。
轉化失落悲傷為孩子祝福
出養程序完成後,您可能會想像孩子長大後的模樣、生活情況,或在特殊節日時能與孩子重聚等等,這是很多出養人共同的經驗,也都是正常的;如果您願意帶著祝福的心意面對自己的失落,那麼您將能好好的與孩子道別並向前行。